在二沙島,學生不懼高溫在足球場進行對抗訓練。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杰 攝
廣州日報訊 (全媒體記者葉卡斯)入伏!2024年“三伏”昨日開啟,這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。今年又是一個長達40天的“加長版三伏”。入伏第一天,廣州就“喜提”最高氣溫達35.8℃的高溫天,未來幾天雨勢加強,高溫略有緩解。
“初伏”和“末伏”的長度是固定的
在大家的印象里,“三伏”一般是30天時間,但其實“三伏”也有“加長版”的40天。據(jù)介紹,“三伏”是按農歷計算,每年夏至日后的第三個庚日(干支紀日法中帶“庚”的日子稱為“庚日”)為“入伏”,立秋日后的第二個庚日為“出伏”。“初伏”和“末伏”的長度是固定的,均為10天。“中伏”長度則由立秋日與其后首個庚日之間的間隔決定,可能是10天,也可能是20天。今年“三伏”7月15日入伏,8月23日出伏,共計40天。
2001年至2024年的“三伏”時間表顯示,24年里有19年都是“加長版三伏”,可見“普通版”反而少有,“加長版三伏”更常見。從2015年至2024年,連續(xù)10年的“三伏”都是40天。
“三伏”的熱貫穿全天
夏天,北半球傾向太陽,太陽光的方向與地面近乎垂直。夏至這一天,太陽在天上最“高”,理應是最熱的一天。但實際上,最熱的是一個多月后的“三伏”。這是為什么呢?
氣象部門解釋說,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被濃密的大氣層所包裹,太陽光首先加熱地面,地面再通過紅外輻射、空氣對流和水分蒸發(fā)把熱帶給空氣。每平方米的地表上面,有大約10噸的空氣可以儲存大量的熱。這就使地表的溫度不會太高。到了晚上,這些熱量又使地表的溫度不致過低。這樣,地球上的晝夜溫差只有幾攝氏度到十幾攝氏度。
因此,每天的平均溫度就不完全取決于從太陽得到多少熱量,而是每天得到的熱量和散失的熱量之間的差,即積累的熱量的凈變化。
夏至日過后的幾十天中,雖然太陽的位置較高、日照時間較長,每天接收到的熱量還是超過散失的熱量,所以溫度不斷升高。
加之夏季雨水多,空氣濕度大,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,這也是天氣更加悶熱的重要原因。同時,在7月和8月,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加強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區(qū)。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,使天氣晴朗少云,有利于陽光照射,地面輻射增溫,天氣也就更熱。
不少網(wǎng)友感慨“這些年越來越熱”,“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”等頻繁刷屏,氣溫破紀錄似乎已經成為常態(tài)。中國天氣網(wǎng)盤點1961年以來的氣象大數(shù)據(jù)發(fā)現(xiàn),隨著氣候變暖,“三伏”期間,我國的天氣也在變熱,特別是2010年之后,全國平均氣溫屢創(chuàng)新高,2022年和2023年連續(xù)兩年都突破了23℃,其中2022年達到了23.1℃。
不僅如此,“三伏”的熱往往還是讓人無法喘息的連軸熱。白天高溫頻繁,導致入夜時的基礎氣溫高,加上濕度大,江南等地夜間也不涼快。據(jù)中國天氣網(wǎng)統(tǒng)計,上海、南昌、武漢等城市常年“三伏”期間平均最低氣溫超過26℃,熱意貫穿全天。
全國的“熱度”將會如何?
今年“初伏”期間,全國的“熱度”將會如何?據(jù)中國天氣網(wǎng)氣象分析師沈雨旸介紹,未來10天,副熱帶高壓仍然控制南方多地,江南、華南北部、江漢東部、江淮多高溫天氣,高溫日數(shù)可達5至10天,局地可達40℃。在北方,新疆為高溫核心區(qū)域,多地高溫日數(shù)也能達到5至10天,吐魯番附近局地最高氣溫可達45℃左右;華北一帶悶熱程度也會增加。
氣象臺預計,廣州未來一周天氣反復,明天天氣仍然炎熱,午后偶有陣雨。后天起,受熱帶輻合帶北抬加強影響,雷雨趨于頻繁活躍。降水間歇期體感悶熱,紫外線強,需注意防暑降溫及時補水。本周末可能受熱帶系統(tǒng)影響,有一次較明顯降雨過程。
廣州主要江河水位總體平穩(wěn)
廣州日報訊(全媒體記者葉作林 通訊員穗應宣)水文預報方面,預計本周廣州主要江河及中小河流水位總體平穩(wěn),超警可能性較??;本周末廣州潮位逐漸進入天文大潮期,最高潮位逐日上升,出現(xiàn)時間為中午至下午。由于周末南海熱帶氣旋的發(fā)展仍有較大不確定性,周末可能為廣州珠江潮位站帶來增水過程。
(編輯: 吳嘉祺)